你的顧客為什麼不會馬上掏腰包買單?

The Rule of 7

行銷者需要在18個月接觸一個新顧客至少次,才有可能觸發購買行為

Dr. Jeffrey Lant

#D20C0C#D20C0C

如何在有限的預算,持續觸及你的潛在顧客?

有資料,才有辦法進行「再行銷」

我們的口袋永遠不夠深,既然每個人都要接觸 7 次,那就要想辦法留下他們的蛛絲馬跡,不然網路上茫茫大海要怎麼再找到這個人呢?企業應該瘋狂的蒐集資料,累積自己的數位資產,提高二次行銷的效益。

 

企業可以蒐集什麼樣的數位資料?

我們這邊主要列舉的是購買前的行為資料蒐集

不具名資料

  • 網站足跡(透過 cookie 記住曾經訪問過的網頁訪客)
  • Facebook PO文按讚的粉絲

具名資料

  • 表格蒐集來的名單(Email, 電話, 地址)
  • FB App 活動參加者的暱稱/生日/性別/FB user ID
  • 活動參加者的參加紀錄/興趣愛好/生活風格

進階行為資料

  • 透過投票/心理測驗結果,可以進一步了解該消費者的性向嗜好
  • 透過問卷調查,可以了解更多個人細節
  • 透過網頁的閱讀深度追蹤,可以知道內容吸不吸引人

如何使用這些數位資料進行「再行銷」?

傳統具名資料

  • 發 EDM
  • 發 簡訊
  • 上傳顧客名單到 Facebook 的廣告系統投放廣告
  • 以現有名單為樣本,透過Facebook廣告衍生受眾名單生成(look-alike custom audience)功能,挖掘更多背景相近的潛在客群

不具名資料

這邊的技術是追蹤網站訪客的足跡,並透過如 Google / Facebook 廣告的 Remarketing (二次行銷)技術,再次投放給同一個人。

如何蒐集數位資料?

蒐集「不具名資料」,可以靠內容吸引訪客上門。如果內容行銷及網站 SEO 做得好,訪客自然上門,就可以抓到他們的訪問足跡。

蒐集「具名資料」比較需要設計,通常需要透過舉辦活動,發送優惠好康,才能讓網友現身。發燒互動提供多種模組可以幫企業輕鬆蒐集使用者的面貌。

提醒:很多企業在交給廣告公司執行行銷活動時,經常會忽略「不具名資料」的蒐集。原因是廣告公司製作的網頁不一定會長期保留,或幫你做追蹤碼。試問:若你花了龐大的廣告經費,好不容易把人導入活動頁,如果不追蹤訪客足跡,以後是不是還需要重新花錢找他們 !?

如何規劃「觸及 7 次的再行銷策略」?

善用 Facebook 的受眾名單功能

在 Facebook 投放產品廣告,是否常常覺得無效? 打廣告如果沒有建立明確的受眾,就跟大海撈針一樣,會浪費很多不必要的錢。因此企業應該善用手上的名單資料做為樣本,再透過 Facebook 去尋找更多類似的人。

icon_BackToTop